【 認識空靈鼓 #6 】空靈鼓的製造與調音方式

 

空靈鼓:鋼舌鼓的療癒之聲

空靈鼓,又稱鋼舌鼓(Steel Tongue Drum),以其獨特療癒的音色自西方傳入東方後,迅速融入茶道、香道、太極、禪修與冥想等生活藝術美學。疫情過後,人們對身心靈平衡的追求更加強烈,空靈鼓的應用範疇也隨之更加多元。不再侷限於特定的氛圍情境,它的魅力逐漸擴展到瑜伽冥想、身心療癒、音樂治療、胎教與兒童早教等領域,展現出豐富的個性與無限可能。
 

▋ 空靈鼓的起源與演變

空靈鼓的前身是Tank Drum,約誕生於2006至2007年間。早期的製作方法是將瓦斯桶的背面切割出音舌,經過焊接、拋光與調音後,形成一種特殊樂器。隨著工藝的進步,製造者將Tank Drum與手蝶(飛碟鼓)的製作理念結合,最終演變成今日我們熟悉的空靈鼓形態。它的主要材質為金屬合金,兼具堅固與音色的純淨。
空靈鼓的結構類似兩個中華炒鍋焊接在一起,形成飛碟狀。有些鼓設計上帶有腰身,外形更接近蔓陀珠。上半部切割有音舌,為主要敲擊區域;下半部則開有音孔,有些還加裝三隻橡膠腳座,以提升共鳴與穩定性。
 

▋ 音舌設計與音色影響

音舌的形狀有許多變化,高階空靈鼓的音舌設計追求簡潔與實用的造型,常見的造型包括圓舌、方舌、橢圓舌,以及類似方舌的變化形。
某些小型空靈鼓為了改善聲音共鳴不足、音色悶的問題,會在音舌上切割孔洞,增強通透性。新手挑選空靈鼓時,最直觀的方式是直接演奏,感受鼓所帶來的音色與氛圍,而音舌造型則以符合個人審美為主,無須過於刻意關注。
 
 

▋ 空靈鼓的調音

空靈鼓在出廠時通常已完成調音,無須玩家自行調整。然而,不同製造工廠的品質標準差異,會影響空靈鼓的音準與整體表現。某些初階製造流程可能難以將音準調整到最佳狀態,導致音色不夠穩定或集中。
調音過程需要專業設備與技術,通常涉及對音舌的精密切割與調整,因此一般玩家難以自行完成調音。如果您對音準要求較高,建議選擇經過精細調音的高品質品牌,這樣才能在演奏中獲得最佳的音色體驗。

空靈鼓的特殊調音方式:磁鐵調音

在網路上可以找到一些創新的調音方式,其中之一是利用磁鐵改變音舌的震動頻率來調整音高。這種方法是將磁鐵吸附於音舌的背面,藉由調整磁鐵的大小與吸附位置,影響音舌的振幅與頻率,從而改變音準。
需要注意的是,磁鐵的大小與吸附的位置會直接影響音高的改變幅度,因此需要多次嘗試才能達到理想效果。此外,並非所有空靈鼓都適合這種方法,因為部分空靈鼓的金屬材質不具磁吸性,無法有效使用磁鐵進行調音。
此方法適合對音色有特殊需求的玩家,但對於初學者而言,選擇音準穩定的高品質空靈鼓,仍是更簡單且可靠的方式。
魯儒品牌的空靈鼓注重音色的準確與純淨,採用二次調音技術,確保每個音舌的音高穩定。有些音舌上殘留的切割痕跡,正是調音過程的見證,而非瑕疵。相較之下,部分品牌的空靈鼓因設計與材質選擇不佳,可能出現明顯的鐵聲或音準飄移,這類問題在後續音色調整上也較難改善。
 

▋ 空靈鼓的多元魅力

從設計結構到音色特性,空靈鼓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藝術品
無論是靜心冥想還是音樂創作,它都能以獨特的聲響,觸動內心,帶來療癒與平和。
挑選一顆適合自己的空靈鼓,讓生活充滿更多和諧之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