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譜怎麼看?樂理分析+情感取向,六線譜也能成為無字秘笈



譜的使用 (上)  作者 / 李可瀚 老師

 

現今用於吉他彈唱的譜,我粗略分為兩種

一為六線的吉他套譜,一為和弦搭配歌詞的簡譜

這兩種譜我不覺得有優劣的問題,但有使用的方式與該注意的地方

各有其發揮的空間,我想將使用心得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首先來談 「吉他六弦套譜」



顧名思義,此種吉他譜顯示的方式

是依照吉他六條弦,並在上面註明手指所需按的格子、拍子等所顯示完整而精細的套譜

依照上面所顯示的內容對應到吉他

基本上你就可以彈出與原曲音樂裡一模一樣的內容

這樣的套譜標榜的都是抓歌非常準確 (註1)。

既然標榜準確是一個賣點 (註2) 就表示可能發生錯誤

出錯的部分除了有可能是未校對到 (註3) 或在運指上的不合理

這比較是有可能發生的錯誤,因此在彈奏時還是要注意,不要一昧地認為書都是對的。


撇除錯誤的部分,套譜所呈現的除了是鉅細靡遺的彈奏內容外

最主要它背後有當初編曲人的想法在裡面,如何去解讀編曲內容就很重要了

不管是和弦的使用、進行、指法的安排等,都會有當初編吉他的樂手或老師的想法

這些想法背後有樂理、經驗、運指、風格等豐富的元素在裡面

如果只是一五一十的將曲彈的分毫不差

但卻無法汲取裡面的養分運用在其他的歌曲上,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例如:在 陶喆「寂寞的季節」裡,有相當多過門音的使用,在編排上有它獨到的地方

非這樣的聲響搭配才好聽,而同樣的地方,第一次與第二次過門音的安排不一定會一樣、

進到副歌前的一小節,指法、和弦安排也不同,非一昧的複製貼上

這些都可以感受編曲者的用心與對於歌曲情感鋪陳

層次因此表現出來,這都傳達了編曲者的想法在裏頭

希望聽者可以得到甚麼樣的情感傳遞。


通常這樣的分析會落在老師或書本上,但如果學生自己也能培養這樣的能力 (註4)

或意識到這件事情,確實在歌曲的彈奏上會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收穫

畢竟老師不可能都在學生的身邊,將每一首歌都去分析與講解。



 

在分析的面向初步可以分為兩種 : 

一為理性的樂理分析,另一種為情感上的聽覺感受。





以樂理分析來說: 

一段和弦進行可能使用了調式互換、和弦代理或是級數上的和弦進行

這些可以讓你在彈奏歌曲時有更豐富的聽覺感受

這背後當然要有對樂理的了解才能分析出來,以C調為例,有時會看到在F和弦前會出現

Gm7、C7這樣非C調常用和弦的出現,但可讓曲子出現不一樣的變化,讓和弦進行更為豐

富,學到這樣的進行你就可以安排使用在其他類似的和弦進行上去做嘗試。


除卻理性的分析,另一種情感上的聽覺也是非常重要 :

 

例如「轉位和弦」的運用,它本身有合音堆疊、降低根音音程差距的使用原理在裡面

可透過樂理的方式去分析,但透過情感的方式去感受,更能準確對於歌曲氛圍的傳遞

以C調舉例,一般的BASS LINE聽到的和弦進行可能是這樣安排:

C > G/B > Am > Am7/G > F > C/E > Dm7 > G

在最後一個G和弦上的使用除了原來的三和弦外

也可以選擇 Dm7/G這樣的轉位和弦來使用,目的是讓和弦的進行繼續

但在背景的聽覺上停留於前一個和弦,讓和弦的氛圍保留。

當然使用G和弦是一定可以的,只是在整個音樂背景的感覺上跳躍的幅度相對是較大的,

為何會使用這樣的和弦,這可以透過學習者的耳朵來揣摩編曲者的用意。




不管是樂理上的分析或是情感上的取向,都是當初編曲者想要傳達的訊息

透過這些方式去理解一首曲子,那六線套譜就會像是一本無字的武功秘笈

雖然沒有明確的說明,但所蘊含的許多招式都在裡面等你挖掘

透過分析、模仿,了解如何運用、取捨,進而有自己的風格

對於吉他的彈奏與編排都會有很大的助益。


 

註1:坊間所販售的譜通常都不是原來彈奏此曲的吉他手寫的

       都是另外請人聽歌、抓歌採譜下來的編寫而成。

 

註2:各家出版的書籍在抓的同一首歌時,在和弦或所使用的把位上會有出入,這不一定是錯誤,
        而是各家在提供學生練習此曲的出發點不同,因此使用的調性或和弦會不同。

 

註3:之前看過一些原KEY寫錯,但我不認為作者是抓錯,通常都是筆誤或未校對到錯誤。


註4:培養樂曲分析的能力,首先對於級數和弦有較熟悉的了解是比較好的,因為同樣的和弦再不同
       
的調性裡的級數(角色是不同的),透過級數去理解會較為一致,也才不容易搞混。